不同时代的放学差别

2021年11月22日

这几天一直情绪低落,心情贴地飞行了好几天,虽然,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明白,世间事除了生死,其他的都不值一提,可是,人会对一些早已明白道理慢慢渐忘,人生这场修行如病情一样还会反复,真难。最近还是被琐事杂事小事影响到,真弱。

完成了今天的工作,望了下楼下街道,小学门口接送的车已经排好长龙了,车排的满满当当,视觉上已感受到家庭,学校,交通的压力,上海有很多很多小学,想想每个小学门口都这样,也可以说形成了社会的压力。

前几天刚看完俞敏洪的彼岸风景,里面有一段描述他在不丹看到的小学生放学的情景:孩子每天步行5公里自己上学放学,上坡下坡,横穿几条马路,难道家长不担心孩子出事?不担心被拐走?后来发现,多余的担心,马路汽车开的很慢,司机很耐心,拐卖孩子更不可能,不丹有生殖崇拜的传统,鼓励生,家家都有多个孩子,人人信佛向善,不敢拐卖也没必要拐卖。。。

同时也勾起了自己的小学放学情景的回忆,我小学时候,父母工作是在军事科研单位,那年代和美国关系紧张,军事科研单位比较特殊,为了做好保密工作,整个单位经历了一个特殊迁徙,从上海全部整体迁到无锡的一个山沟沟里,当时无锡是有山沟沟里农村地区的,不是现在,我在那里的农村小学读书,放学差不多3公里,全校放学所有小朋友手拉手一字排队延绵几百米,一路走回家,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开心,第一是今天不用上课自由了,二来那时候我和几个小朋友们都喜欢干一个事情,就是画小人书上的英雄人物,那时候小人书的时代,就是那种小本连环画书,什么隋唐演义,三国演以,明英烈,杨家将,水浒传,我们喜欢画上面的那些横刀立马的英雄人物,上课偷偷画,放学路上那40分钟,是我们互相切磋展示自己作品的大好愉悦时光,而且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边走一边围着看,谁画的好谁就会成为孩子中心,大家会翻着你画的本子一页页欣赏,那时已经有体会到了被追捧的“网红"体验,以至于我后来一回家就开始画,妈妈在屋外生炉子做饭,看我一回家居然不出去玩了,每天趴桌子上画画,奇怪这娃难道是有几个艺术脑胞,我后来想想,应该是我喜欢被追捧的感觉,从小就有,人类天性。。。

说完放学,说下上学,也是一样40分钟步行走着去,也很开心,但心境不一样,毕竟是赴”刑场“的感觉,那种开心是种末日狂欢,路上可干的事可多了,分四季,春季,路上油菜花地里捕蝴蝶,我们几个小朋友以捕到好看的花蝶为牛掰,然后一路走一路在菜地里穿梭,嘻嘻哈哈,最后感觉要迟到了,开始狂奔冲刺,我虽然贪玩,小时候胆很小,非常怕班主任,断气一般赶到学校,心跳的那个快啊,窒息感,真刺激。这种情形几乎每天上演,区别是夏天捕蚂蚱螳螂,秋天捕蟋蟀和天牛(一种硬壳的有牙的昆虫,会咬人,高危),冬天没得玩,拿几个烤红薯,一路吃,到学校门口前,大家把剩下的黏糊糊的红薯甩出去粘在校门边的墙上,咯咯咯的笑着跑进学校大门。

这些欢乐现在坐这奔驰宝马上学放学的小朋友是没机会体会到了,不过也是无奈,有几个原因,社会安全,怕被拐卖,现在都是独子多,不怕一万怕万一,万一的后果实在是无法接受。

还有车多人多,交通拥挤,怕磕着碰着,怕累着。这不是人的问题,是城市人口膨胀,资源紧张,环境拥堵,治安复杂带来的问题。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,只能如此,社会的无奈。